一、日常使用規范
1.開機前檢查
-電解液液位:通過智能氫氣發生器LED背光液位窗觀察水位,確保液位在上下限之間。液位過低會導致電解池干燒損壞,過高可能溢出腐蝕設備。
-水質要求:必須使用二次蒸餾水或去離子水,嚴禁使用自來水或含礦物質水,防止鈣鎂離子沉積堵塞電解通道。
-環境條件:設備需放置在通風良好、遠離熱源、無陽光直射、無粉塵和腐蝕性氣體的場所,環境溫度控制在0℃-40℃,相對濕度≤85%。
2.啟動與運行
-自檢流程:接通電源后,觀察流量顯示(通常為300ml/min),待壓力升至設定值(如0.4MPa)后流量歸零,表示自檢合格。
-聯機使用:自檢通過后,關閉電源取下輸出密封帽,用專用管路(如3mm氟塑料管)連接用氣設備,再次啟動待壓力穩定后使用。
-流量匹配:運行中需確保流量顯示與用氣設備需求一致。若流量異常偏高,立即停機用皂液檢漏,排查連接點或設備漏氣。
3.關機與停機
-正常關機:按程序關閉電源,斷開電源線。
-長期停機:超過7天需排空氣路壓力,排空電解槽內液體,用干燥空氣吹掃氣路,防止部件銹蝕。重新啟用前檢查密封圈是否老化。
二、日常維護要點
1.電解液管理
-定期補水:電解液減少時及時補充二次蒸餾水,液位不得超過上限或低于下限。
-更換周期:建議每3-6個月更換電解液(根據使用頻率調整),長期使用后電解液雜質積累會導致效率下降。
-清洗步驟:更換時先排空舊液,用蒸餾水沖洗儲槽2-3次,再注入新配電解液(如15%KOH溶液)。
2.干燥系統維護
-變色硅膠檢查:當干燥管內硅膠2/3區域變紅時需更換。更換時關閉電源排空氣路,逆時針旋下干燥管,更換新硅膠后裝回并旋緊。
-再生處理:失效硅膠可在120℃-140℃烘箱中烘干至藍色,冷卻后密封保存備用。
3.氣路與壓力控制
-每月排液:檢查液體阻隔器是否有積液,發現氣路帶水時擰開排液閥排出液體,必要時用干燥氮氣吹掃。
-阻隔膜片檢查:若氣體濕度增加,可能是阻隔膜片破損,需立即更換。
-壓力校準:每季度用標準壓力表校準壓力開關,動作值應在0.4±0.02MPa范圍內,偏差超0.05MPa需聯系廠家調整。
4.散熱與通風
-散熱風扇檢查:滿負荷運行時外殼溫度若超過50℃,需檢查風扇是否正常運轉,確保電解溫度≤60℃。
-通風要求:智能氫氣發生器周圍禁止堆放雜物,保持通風良好,防止氫氣聚集引發爆炸風險。

三、安全注意事項
1.防火防爆
-嚴禁在設備附近使用明火或吸煙,實驗室需配備滅火器材并定期檢查。
-發現氫氣泄漏時立即關閉設備、切斷電源,打開通風設備降低濃度,通知專業人員處理。
2.電氣安全
-禁止空載運行(壓力為“0”時),否則會燒壞電解池和電源部件。
-定期檢查電路是否正常,電線是否破損,電氣元件是否發熱。
3.個人防護
-更換電解液或處理泄漏時佩戴防護眼鏡、耐堿手套和實驗服,工作區域備有清水用于緊急沖洗。
-若不慎接觸電解液,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并就醫。
四、故障處理指南
故障現象 | 可能原因 | 處理方法 |
流量顯示異常偏高 | 氣路漏氣 | 停機用皂液檢漏,重點檢查管路接頭、閥門、密封處,修復后重新啟動。 |
壓力無法上升 | 電解效率下降、氣路堵塞 | 檢查凈化管、液體阻隔器是否有液體殘留或雜質堆積,清理后校準壓力開關。 |
氫氣純度不足 | 干燥劑失效、電解液雜質過多 | 更換變色硅膠,定期更換電解液(每3-6個月)。 |
電解池過熱 | 缺液干燒、散熱不良 | 立即補水至液位上限,檢查散熱風扇是否正常運轉,確保電解溫度≤60℃。 |
設備報警(液位/泄漏) | 液位過低、氫氣泄漏 | 補水至正常范圍,停機檢漏并修復泄漏點,確認安全后復位報警。 |